藏区瑰宝之:好一朵美丽的酥油花!

来源: 西藏自助旅游攻略 | 时间:2018-11-28

在形容一个地方的时候,你可以从视觉上入手,和陌生人介绍它的自然风景和建筑风格。你也可以从听觉上进行介绍,是虫鸣鸟叫的田园氛围浓重些,还是车流涌动的闹市嘈杂多一些。但如果要从嗅觉和味觉上去了解一个地方,你该怎么形容呢?

在众多风物中,如果要选一种代表西藏的气息,那一定非酥油莫属了。在西藏人的生活中,家家户户一日三餐都不可或缺酥油茶,寺庙贡神必点酥油灯。除此之外,酥油还可如药、泡酒,产生酥油花这样的艺术品。

幸饶弥沃如来佛祖创建了雍仲本教后改变了很多原始的信仰方式,包括改变了杀生祭神等等,而采用糌粑和酥油捏成各种彩线花盘的形式来代替原始本教中要杀生祭祀的动物,减少了杀戮。这就是朵玛和酥油花的最初起源。

朵玛和酥油花也被其他藏传佛教的教派广泛用来做供品并成为了藏传佛教的一大特色。我们现代藏族同胞许许多多的习俗和生活方式,也都是古象雄时代所留传下来的。藏族同胞还有许多独特的祈福方式:比如转神山、拜神湖、撒风马旗、悬挂五彩经幡、刻石头经文、放置玛尼堆(本教传统是刻有光明八字真言:“嗡嘛智牟耶萨林德”的石堆)、打卦、供奉朵玛盘、酥油花甚至使用转经筒等等,这些都是雍仲本教的遗俗。

很多外乡人初到西藏的时候都不太习惯酥油的味道,酥油味道醇厚浓烈,软糯粘口,属于黄油的一种,是从牛奶、羊奶中提炼出的金黄色脂肪。在西藏,僧众、百姓都有过林卡的习俗。在这样欢乐的气氛里,香气四溢的酥油茶是一定少不了的。做上好的酥油茶一定要选用从牦牛奶中提炼的酥油,在制作糌粑时需要加入酥油来提升口感,而在食物中加入酥油可防嘴唇干裂,这也是雪域高原人的常识。

在西藏,酥油茶、糌粑、青稞酒是藏族饮食的三宝,不过糌粑的气味并不浓厚,青稞酒也是在宴会上才会出现。唯有酥油茶,只要到藏族人家或是茶馆客栈一落座,热情的主人便会捧杯奉上,一股高原独有的气息随之扑面而来。

藏族人礼佛,成千上百盏酥油灯是佛堂里必不可少的。在他们心中,酥油灯是最熟悉且神圣的法器,那些跳跃的火苗在青藏高原燃烧了千百年。那黄白相间的光环,仿佛佛陀菩萨发出的智慧光芒。酥油灯在藏传佛教信徒心中十分重要,被视为与神明对话的心灯。他们认为生命涅盘时,若没有酥油灯相伴,灵魂将在黑暗中迷失方向。

酥油花的制作工序

酥油花的制作分为四道工序。

首先是“扎骨架”根据所表现的内容,用加工的柔软草束、麻绳、竹竿、棍子等物扎成大大小小不同形态的“骨架”,即所塑造的基本模型。

其次是“做胚胎”。塑造的第一道原料是用上年拆下来的陈旧酥油花掺和上草木灰反复捶打,制成韧性好弹性强的黑色塑造油泥。然后裹在骨架上完成粗糙但准确的一个个大造型,其塑法近似面塑或泥塑。

再次是“敷塑”。塑造的第二道原料是在加工成膏状的乳白色酥油中揉进各色矿物质颜料,调和成五颜六色的油塑原料,仔细的涂塑在做好的形体上,有的还要用金、银粉勾勒,完成各色形象的塑造。要是塑造红花绿叶,或是玲珑剔透的玉石宝玩,则直接用彩色油料一次塑成。为了防止塑制中因手的温度而使酥油胚料融化变形,艺僧们在室温控制在零度的作坊里,身边放有一个盛有冰块的水盆,他们要不时将手浸入冰水中。整个制作过程十分艰辛,艺僧们的手上大多会生出冻疮。对佛教的虔诚和对艺术至美的追求,完全超越了肉体上的痛苦,冰冷的手中,艳丽的酥油花不断生成。

最后一道工序是“装盘”。将塑好的酥油花按设计的总图要求,用铁丝一一安装到位,固定在几块大木板上或特制的盆内,高低错落有致,件件立体悬空,观赏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瞻玩味。布局成单一的花卉图案或整幅的故事画面,俗称“酥油花架”,展出时,“酥油花架”会用高杆立起,最高可达十几米,人们在下以仰视角度观看,更觉佛法庄严,宝像生辉。一座大的花架上,往往要塑造几十个、甚至一二百个人物组成的故事画面。其中菩萨金刚端坐安详,飞天仙女身姿绰约,花鸟虫鱼栩栩如生,人物神形兼备,亭台楼阁金碧辉煌,整个画面繁而不乱,绚丽多彩,令人叹为观止。


在西藏,只要是有人烟的地方就有酥油的气味。无论是城镇还是乡村,无论是牧区还是农场,无论是居家还是寺庙,始终有这么一种奇特的味道洋溢在鼻翼周围。来到西藏,你需要适应的不只有高原反应,更要去习惯和尝试酥油的味道,只有这样,你对西藏的体验才是完整的。(图文来源于网络)

当然你还有更深刻的体验西藏的方式,那就是下面的冬游西藏活动啦!

阿米罗罗冬游西藏活动火热报名中

阿米罗罗畅游冬日西藏活动贴丨价格减减减,美景加加加,带你看一个真实绝美的西藏!

线路咨询及报名可详询阿米罗罗俱乐部教主:

13889042544(电话同微)


公众号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