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他们的圣诞我们的城……

来源: 云南旅游小众帮 | 时间:2016-12-25





在西方,圣诞节是家人团聚,温馨和睦的日子,然而当这个舶来品来到国内却变了味道。往年南屏街的万人狂欢早已登上各大头版,批评、反思的声音也是层出不穷。今年的平安夜延续的往年的“热闹”,可就是这种不讲方式的庆祝,让昆明这座城市很受伤。




晚7时30分,人潮开始在金碧路汇集。



晚9时30分,金马坊秩序混乱,人群拥挤。



在南屏街,人们开始肆意狂欢,昆明已经雪花漫天。



熟悉或陌生,没有彼此,只有相互乱喷。



一场不讲方式的狂欢夜。



凌晨,人潮退去,交通渐渐恢复。狂欢结束了,或许很多人还沉浸在喧闹和兴奋之中,但是另一场“战役”才刚刚开始。环卫工、城管、民警……这些可爱的人,为了昆明这座我们生活着的城。



寒冬中,几百名环卫工席地而坐,一盒快餐就是晚饭,一场“保洁大战”即将开始。



此时顾不上其他,这些可爱的人知道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将会是1个月的工作量。



小明喜欢这种照片,因为他们的眼里没有抱怨、没有指责,只是希望今晚的工作能顺顺利利。



穿梭于人群中,清扫人们丢掉的垃圾。



深夜的昆明多了寒气,环卫工开始抓紧时间清理垃圾。



打扫、清洗,他们在为昨晚的狂欢善后。



三个多小时,370名环卫工人,收集清运垃圾55吨。



几个小时前还是人潮人往,此时只有孤单的背影,和扫把划过地面的呼啦声。







或许你曾因为一些新闻对他们有过误解,对他们的工作有过抱怨。但是昨晚,他们静静守候着这座城市。






狂欢结束,夜已深,他们还在为昆明忙碌着。


当所有人享受狂欢、尽情欢笑的时候,他们静静的坚守着自己的职责。节日需要庆祝、也理应庆祝,但是不代表可以肆无忌惮。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纳税人,这些人力、财力的消耗本可以用在更需要的地方,但此时只能为大家的“任性”买单。


他们是一群可爱并且值得我们尊敬的人,除了让我们为他们点赞之外,想说昨晚你们辛苦,受委屈了。


南屏街陷入灰蒙之中。


狂欢人群一片混乱。


执勤人员也难免遭难。


数百环卫工日夜清理圣诞垃圾。


云南圣诞VS美国圣诞

每到圣诞,昆明的南屏街就会变成这样


人群散去之后是这样


记者查询发现,2011年以来南屏街周边平安夜、圣诞节后产生的垃圾量从7吨递增到55吨。每年圣诞节人群散去后,留下的垃圾可以用“恐怖”来形容,纸屑、塑料袋铺满地,飞雪罐、塑料瓶满地滚,道路两旁的绿化带几乎全被“毁容”,一些公共设施也难逃“魔爪”。


无独有偶,每逢圣诞节大理古城也会变成这样……


据了解,去年平安夜,狂欢的人群散后,大理古城街道上到处留下圣诞帽、塑料袋、飞雪筒、鸡蛋壳、面粉等垃圾。大理古城环卫部门共出动120多人上街清洁,出动垃圾车、清扫车、高压清洗车16辆,清扫出垃圾20余吨,一共使用了60多吨水才将地面清洗干净。


而美国人是如何过圣诞节的呢?

是这样


这样

对比之后有木有发现,人家过的圣诞节气氛是多么温馨、祥和,咱们云南式的狂欢反而是错误的“姿势”。那为什么云南用错误的“姿势”来过圣诞,正确的“姿势”又是怎样的呢?

洋节只是一个释放心情的理由

网上流传甚广的一句话是“中国人能把所有洋节过成情人节”。这句话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方面,中国人虽然喜欢过洋节,但对洋节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缺乏了解,基本上就是一个囫囵吞枣的过程;另一方面,过洋节的诉求也很单纯,就是为了找一个释放心情的理由,不求意义,只重形式。原因很简单,传统节日难得放假,大家都会把时间留给家人,利用长假外出旅游,只有不放假的洋节,才能真正称得上“过”。换句话说,洋节的走红,恰恰说明公众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重视。

也许是因为云南缺雪

圣诞老人、驯鹿、雪橇……说到圣诞,似乎离不开雪花。然而,在本就少雪的云南,圣诞飘雪的机率就更低了。或许是这个原因,不少狂欢的年轻人就想到用人工“飞雪”来营造一个白色圣诞。不过,愿望是美丽的,结局却是丑陋的:无辜的路人,架不住狂欢人群的“热情”,被飞雪喷得直讨饶;狂欢过后,大量的垃圾让城市受伤、让环卫工人忙碌整夜……

过圣诞的正确“姿势”是这样

“在西方,圣诞节其实是一个朴实的节日。外出的人无论走多远,在这一天都要回家与家人团聚,通过祷告和祈福的方式,与家人共同分享圣诞节的喜悦。就算没法回家,人们也可以前往教堂庆祝,用基督教传统的方式——四声部合唱圣歌来庆祝耶稣基督的降生。”云南省基督教协会会长靖玖玮介绍,在西方,圣诞节的意义就像春节之于中国人一样,代表着一个全家团聚的时刻。



对于近两三年来,在昆明市中心进行的圣诞节狂欢活动,靖玖玮表示:“前些年,一些市民会到教堂庆祝圣诞节,观看教堂准备的节目、听耶稣降生的故事等,度过一个安宁平静的节日。现在在市内比较流行的圣诞节狂欢,部分市民采用了比较极端的方式来庆祝,并不是圣诞节的传统。”靖玖玮说,狂欢市民随意喷洒飞雪,无形中会给部分市民造成困扰,也给交通、卫生等方面带来很大的压力,其实已经违背了寓意平安和祝福的圣诞节本意。

其实云南有不少人掌握着正确的“姿势”

基督教于19世纪正式传入云南,由于特殊地理及历史原因,其在云南的传播主要不是在城镇,而是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1937年,一名澳大利亚传教士来到昆明市富民县小水井村传教。从此,这里八成以上的村民成了基督徒,每天唱诗成为村民的必修课,过圣诞节的传统也延续至今。圣诞节前夕,小水井合唱团的十二位女团员手持明灯,唱起《当年圣诞之夜》。没有任何伴奏,歌声像美声却又充满田园气息。她们目光坚毅、清澈,让人感到庄严、神圣,当美妙的歌声从她们口中飘出时,犹如“天籁之音”不绝于耳,给人以心灵的震撼。


和富民小水井唱诗班一样,嵩明县苗族小山村凸董箐、福贡县匹河乡老姆登、禄丰县芭蕉箐、贡山县丙中洛镇秋那桶……由当地民众代代传承的教会唱诗班活跃在云南的大山深处。他们也用天籁般的歌声,庆祝圣诞节。

心疼他们,我们应该倡导文明过圣诞

狂欢过后,留下的是一地狼藉……今年,昆明各区环卫处已像以往那样,提前做好了准备,增派人手,应对即将到来的“垃圾大战”。在翠湖周边增派了150名环卫工人,在南屏街、昆都都加派了人手,两片区各派300名环卫工人负责清扫、清运。“去年,我们的环卫工人从下午4点就开始待命,一直工作到第二天凌晨4点。大家任劳任怨,只想还市民一个干净整洁的城市。”




除了环卫工,每年到这个时候,全省的千余消防员都会值守狂欢地。年轻人们肆意挥洒着激情,而在他们身后,默默地守护着一队队消防员们。“飞雪”漫天舞,消防员的眼睛紧盯着狂欢者的双手,任何突然闪现的“火光”,都是危险的信号,都是消防员必须立即做出反应、把它消灭在萌芽的指令。去年平安夜,全省上千名消防员进入了二级战备状态,160多辆消防车停在各地每个狂欢现场的路边,260多个现场执勤点监控着131个重点节庆场所。

结语

其实每年这个时候,云南的相关部门都会发出“文明过圣诞”的倡议,然而当圣诞到来,狂欢的人们或许已经忘了文明二字。今年,为了我们的城市环境,为了辛苦的环卫工和消防员们,也为了我们自己,是时候该摒除陋习,过一个文明有礼的圣诞节了。


公众号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