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

来源: 山西晋城旅游 | 时间:2016-11-11





“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他用雍容恬静的文字抚慰人心、传递爱与善意。

“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他用如诗般的画作勾勒美好、赞美生命。

他是漫画、散文、书法、音乐皆有所成的大师——丰子恺。1898年11月9日,丰子恺出生。今晚,循着他的作品,挣脱世俗的关系网,瞩目这个世界最本真的美好。



丰子恺 · 说


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

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

你若感恩,处处可感恩;

你若成长,事事可成长。

不是世界选择了你,是你选择了这个世界。

既然无处可躲,不如傻乐;

无处可逃,不如喜悦;

没有净土,不如静心;

没有如愿,不如释然。



有为有不为,知足知不足;

锐气藏于胸,和气浮于面;

才气见于事,义气施于人。



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

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

看淡世事沧桑,内心安然无恙。



人生有三层楼:

第一层是物质生活,

第二层是精神生活,

第三层是灵魂生活。



凡事顺其自然;

遇事处之泰然;

得意之时淡然;

失意之时坦然;

艰辛曲折必然;

历尽沧桑悟然。



藏书如山积,读书如水流。

山形有限度,水流无时休。



这个世界不是有钱人的世界,

也不是无钱人的世界,

它是有心人的世界。




《剪网》

丰子恺

原来“价钱”这种东西,容易使人限制又减小事物的意义。


大娘舅
白相(注:吴语词汇,玩耍的意思)了大世界回来,把两包良乡栗子在桌子上一放,躺在藤椅子里,脸上现出欢乐的疲倦,摇摇头说:



“上海地方白相真开心!京戏、新戏、影戏、大鼓、说书、变戏法,甚么都有;吃茶、吃酒、吃菜、吃点心,由你自选;还有电梯飞船、飞轮、跑冰……老虎、狮子、孔雀、大蛇等……真是无奇不有!唉,白相真开心,但是一想起铜钱就不开心。上海地方用铜钱真容易!倘然白相不要铜钱,哈哈哈哈……”

我也陪他“哈哈哈哈……”



大娘舅的话真有道理!“白相真开心,但是一想起铜钱就不开心”,这种情形我也常常经验。我每逢坐船,乘车,买物,不想起钱的时候总觉得人生很有意义,对于制造者的工人与提供者的商人很感谢。但是一想起钱的一种交换条件,就减杀了一大半的趣味。

教书也是如此:同一班青年或儿童一起研究,为一班青年或儿童讲一点学问,何等有意义,何等欢喜!但是听到命令式的上课铃与下课铃,做到军队式的“点名”,想到商买式的“薪水”,精神就不快起来,对于“上课”的一事就厌恶起来。这与大娘舅的白相大世界情形完全相同。所以我佩服大娘舅的话有道理,陪他一个“哈哈哈哈”。

原来“价钱”的一种东西,容易使人限制又减小事物的意义。

譬如像大娘舅所说:“共和厅里的一壶茶要两角钱,看一看狮子要二十个铜板。”规定了事物的代价,这事物的意义就被限制,似乎吃共和厅里的一壶茶等于吃两角钱,看狮子不外乎是看二十个铜板了。然而实际共和厅里的茶对于饮者的我,与狮子对于看者的我,趣味决不止这样简单。

所以倘用估价钱的眼光来看事物,所见的世间就只有钱的一种东西,而更无别的意义,于是一切事物的意义就被减小了。


我们倘要认识事物的本身存在的真意义,就非撤去其对于世间的一切关系不可。


“价钱”
,就是使事物与钱发生关系。可知世间其他一切的“关系”,都是足以妨碍事物的本身的存在的真意义的。故我们倘要认识事物的本身的存在的真意义,就非撤去其对于世间的一切关系不可。





大娘舅一定能够常常不想起铜钱而白相大世界,所以能这样开心而赞美。然而他只是撤去“价钱”的一种关系而已。倘能常常不想起世间一切的关系而在这世界里做人,其一生一定更多欢慰。

对于世间的麦浪,不要想起是面包的原料,对于盘中的橘子,不要想起是解渴的水果;对于路上的乞丐,不要想起是讨钱的穷人;对于目前的风景,不要想起是某镇某村的郊野。倘能有这种看法,其人在世间就像大娘舅白相大世界一样,能常常开心而赞美了。


我想找一把快剪刀,把这个网尽行剪破,然后来认识这世界的真相。


仿佛看见这世间有一个极大而极复杂的网。大大小小的一切事物,都被牢结在这网中,所以我想把握某一种事物的时候,总要牵动无数的线,带出无数的别的事物来,使得本物不能孤独地明晰地显现在我的眼前,因之永远不能看见世界的真相。


大娘舅在大世界里,只将其与“钱”相结的一根线剪断,已能得到满足而归来。所以我想找一把快剪刀,把这个网尽行剪破,然后来认识这世界的真相。




△以上插图画作皆出自丰子恺


大师 · 丰子恺


丰子恺,现代漫画家、散文家、教育家、翻译家、书法家。1898年11月9日,他出生在浙江省崇德县。1914年,他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师从李叔同和夏丏尊。李叔同教他音乐、绘画,夏丏尊教他文学。李叔同尤其对其影响颇深,后来他甚至跟随李叔同皈依佛门,并与其共作《护生画集》。(戳链接看丰子恺与李叔同的故事:今宵别梦寒


△丰子恺为《护生画集》所画“平等”

他一生出版170余部画集、著作和译著,包括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随笔二十篇》《艺术趣味》等。他的文章风格雍容恬静,但最令人称道的还是他的漫画。他的漫画多画儿童,或幽默风趣,或充满诗意,有着浓郁的人文关怀。

  • 叶圣陶:“丰先生的画,以古诗词为题材,人物打扮是现代人,这是他的创造。”

  • 朱光潜:“一切艺术,里面有诗意才行”,“他的画里有诗意,有谐趣,有悲天悯人的意味;它有时使你置身市尘,也有时使你啼笑皆非,肃然起敬……他的画极家常,造境着笔都不求奇特古怪,却于平实中寓深永之致”。

  • 朱自清:“我们都爱你的漫画有诗意;一幅幅的漫画,就如一首首的小诗——带核儿的小诗。你将诗的世界东一鳞西一爪地揭露出来,我们这就像吃橄榄似的,老觉着那味儿。”

  • 俞平伯:“一片片的落英,都含蓄着人间的情味。”

同时,他也是一位书法大家。


1935年,他还曾与叶圣陶共同出版《开明国语课本》,为当时的小学课本进行改革。之后他又陆续写作了以中小学生和一般音乐爱好者为对象的音乐读物32种,文笔浅显生动,普及了西洋音乐知识。


新中国成立后,他定居上海,于1975年9月15日在上海逝世。


回忆父亲丰子恺(节选)

作者:丰一吟(丰子恺之女)



△约1937年初,丰子恺与幼女一吟在缘缘堂前院花坛上。


父亲有一颗善良的心。他爱世间一切有生之物,他爱人类,更爱儿童。他认为“世间最尊贵的是人”,而“人间最富有灵性的是孩子”。他曾说:“教养孩子的方法很简便。教养孩子,只要教他永远做孩子,即永远不使失却其孩子之心。”

于是父亲便给我们灌输种种教育,其中之一便是“爱的教育”。热爱祖国,敬爱尊长,助人为乐,平等待人,我们小时候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

在助人为乐、平等待人这点上,父亲以自己的行为给我们树立了榜样。父亲对人的爱不受贫富和等级的限制。只要是善良的人,父亲对他几乎是有求必应。

故乡有一位远房叔祖,为人正直,生活清寒。父亲得知后,便每月定期汇钱给他作为赡养,持续十余年,从未间断过。直到这位叔祖老病去世。


△1948年在上海梅寓,丰子恺携幼女一吟与梅兰芳合影。


对待家中的保姆,父亲一点也没有架子。父亲自己从来不要保姆伺候,还主动关心保姆的生活。凡来我家做保姆的,都喜欢留在这里,除非我家迁居到别的城市去,或者她自己家中有事必须辞职。他说:“人家抛弃了自己的家庭来为我们服务,我们要把她当自己人!”

父亲不仅教我们平等待人,还教我们爱世间的一切生命,小至蚂蚁。本来我踩死一只蚂蚁不当一回事,有一回被父亲看见了,他连忙阻止我,说:“蚂蚁也有家,也有爸爸妈妈在等他。你踩死了他,他爸爸妈妈要哭了。”长大后我才知道这叫做“护生”。他劝我们不要踩死蚂蚁,不是为了讲什么“积德”、“报应”,也不是为了要保护世间的蚂蚁,而是为了要培养我们从小就有一颗善良的心。他说,如果丧失了这颗心,今天可以一脚踩死数百只蚂蚁,将来这颗心发展起来,便会变成侵略者,去虐杀无辜的老百姓。


内容转自央视新闻

了解晋城旅游动态·关注晋城旅游微信公众平台

投稿邮箱:790282741@qq.com

▼点击阅读全文,进晋城旅游资讯网

公众号相关信息

山西晋城旅游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