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更高的信仰 阿尼玛卿转山记

来源: 青海阿尼玛卿旅游 | 时间:2018-11-12



龙仁青,小说家、翻译家。1967年出生于青海湖畔。青海省作协副主席、青海省《格萨尔》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青海省民族文学翻译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创作出版有“龙仁青藏地文典”(三卷本)、小说集《光荣的草原》《锅庄》等;翻译出版有《当代藏族母语作家代表作选译》《端智嘉经典小说选译》《仓央嘉措诗歌集》《居·格桑的诗》及《格萨尔》史诗部本《敦氏预言授记》《百热山羊宗》等,约300万字。曾获中国汉语文学“女评委”大奖、《青海湖》文学奖、《红豆》文学奖等,入围第五届鲁迅文学奖终评。



高耸的信仰

——阿尼玛卿转山记(节选)


龙仁青



1 转山的功德


进入六月,广袤无垠的果洛草原铺上了一层浅绿,使这片原本苍茫冷寂的大地忽然间平添了一种柔嫩和秀丽。冰雪融化,小溪潺潺流淌,向阳的草坡上,一朵朵的蒲公英竞相绽放,耀眼跳跃的金黄色最先宣告了一个新的季节的到来;岸畔的绿草中,间或开放着几朵粉报春,粉色的花瓣随风摆动,显得有些羸弱又警觉——它们是来探听季节的消息的,再过几天,等天气渐暖,它们便会整片整片地开放,把大片的草原包裹在一片粉色之中,宛若一片落地的彩云一样篡改草原原本的颜色。


就在这个季节,退休后赋闲在家的贡拉,与几位亲朋相约,一起踏上了阿尼玛卿转山之旅。


转山:围着青藏高原上林立的群山中那些高大、雄伟、鹤立鸡群的山峰右绕而行,或骑马,或徒步,或者干脆一步一叩首地磕着等身长头,遇到山水自然或者人文景观则停步祭拜,他们煨桑、抛洒禄马,口中是对这些山水自然和人文景观极尽夸张的溢美之词。这样的场面,甚是庄严。这是笃信藏传佛教的高原民族对自然、神灵、宗教表达敬畏之情的一种仪式,仰或说是一种生活方式:旧时,常有一些牧人,他们拖家带口,赶着牛羊,牛羊身上驮着帐篷和一些日用家当,一边放牧,一边转山,把自己游牧的一生就交给了这样的转山仪式,他们被称为“走圈转山者”,他们随季节迁徙,逐水草而居,直至老去,直至终其一生。将信仰和生活交织在一起,生活即是信仰。


阿尼玛卿是雪域四大神山之一,有着至尊至崇的地位和名目繁多的头衔。俄金索南、阿吾·嘎洛所著《阿尼玛卿雪山圣地志》(藏文)一书中对阿尼玛卿做了这样的介绍:他是开天辟地的九大造化神之一,是雪域藏乡的寄魂山、佛教和苯教的护法、英雄格萨尔王的尊神、无尽宝藏的守护者、一切异教邪说的教敌。与极乐世界、莲花光佛土、杨柳宫(金刚手菩萨与多闻天子居所)、布达拉、度母所居璁叶庄严刹土等圣地毫无二致……的确,有了这样的地位和声誉,在藏族民间,有关他的故事四处传扬,不论寒来暑往春来冬去,围绕着这座大山虔诚转山的人群络绎不绝。


转山,一定是按照顺时针方向右绕而行,这种仪轨的形成,来自佛教右绕佛像的基本规则。所谓右绕,就是在佛像或佛塔旁行走时,要以佛塔或佛像为中心,围绕着佛像或佛塔向右旋转行走。右绕佛像或佛塔的,是受了印度民间的风俗的影响。印度以右为尊。在印度,右绕是赞叹随顺的意思,而左绕则表示反对、对抗。所以说,右绕佛像,是诸佛菩萨表示恭敬之心。释迦牟尼佛创立佛教以来,认为佛教也应当以右绕佛像或佛塔为尊。印度的佛弟子在佛前经行时便以右绕为准。据说,绕佛不但有驱除邪魔,养神疗病的功效,更重要的是可以消除业障,获得很大的福报。正因为如此,绕佛成为很多信徒修行的一种重要方式,绕佛的时候,一定要放下尘世的牵累,心中只有佛,久而久之自然可以达到身心清净的目的。


右绕有许多功德。《菩萨本行经》中有一则故事说:佛陀在世时,佛与阿难入舍卫城乞食。当时城中有一婆罗门从外而来,他见佛出城,光相巍巍。婆罗门便欢喜雀跃,绕佛一匝作礼而去。佛微笑着告诉阿难,此婆罗门见佛欢喜,以清净心右绕佛一匝,以此功德,从是以后二十五劫不堕恶道,天上人中,快乐无极。在这里,佛说绕佛行走一圈,便可以获得二十五劫不堕恶道,只生天上人间的福报。


与右绕佛像一样,转山同样有着许多的功德。虔诚笃信佛法的高原民族坚定地认定,一生中只要到神山朝圣一次就算完成一件重要的善功。据说,朝拜阿尼玛卿,转山一圈可洗去一生的罪孽,转十圈可在轮回中免去地狱之苦,如果转上一百圈则在今生便可升天成佛。  


每逢马年,朝圣者更是蜂拥而至。据说,佛主释迦牟尼生于马年,而阿尼玛卿山神也属马,铁马年生辰,所以每逢马年,特别是藏历铁马年来阿尼玛卿神山朝拜,功德无量,转一圈等于十三圈,会额外增加十二倍的功德。


应了这样的说法,转山的人群纷至沓来,他们背着行李,神情安详地行走在右绕的路途中。


阿尼玛卿转山之旅,根据路程、距离等的不同,分外线、内线和中线三条线路。外线,是少数驾车转山者要走的路线,因为中线和内线尚不能通行车辆,只能通过有公路的地方慢慢绕行,这是转山线路中最长的线路。内线,则是专门留给那些事务繁忙,没有时间的转山者的,只需三两日就可以完成,但所祭拜和供奉的圣迹圣址很少。所以,一般而言,转山者大都会选择中线,即可以步行或骑马,包括了所有重要的圣迹圣址的线路。因此,贡拉转山,走的就是中线线路。 



2 磕头与“供石”


转山路上,磕头是每个人必备的功课。贡拉向几位同行的亲朋说起磕头行礼的功德,一边说一边做着示范:双手合十,用手分别触碰额、口、心三个部位,然后跪下,双手分别前推,五体投地。按照藏传佛教的解释,双手合十,空心掌似含苞待放的莲花,表示以莲花供养三宝(佛法僧),触碰额、口、心三个部位,是为了观想自己身口意的业障消除,五体投地,是祈求三宝的加持。


贡拉说,磕长头,对于克服一个人傲慢的习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还可以增加人们对上师三宝的信心、恭敬心。也可以增加福报,因为顶礼本身也是一种供养,是行者发愿皈依并以自己的身口意供养上师三宝。另外这也是一种极好的全身运动,可以锻炼身体,还能振动气脉,打开脉结,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所以说,磕长头的功德是在今世健康长寿安乐,往生极乐世界,圆满成就佛果。


转山者如果从果洛州大武镇出发,都是以嚓那卡朵为起始点的,此刻,贡拉一行来到了这里。嚓那卡朵,距大武镇往西约40公里,是多彩垭口之意。这里有一处崖畔,细细看去,略呈黑白黄三色,据说是三怙主——身色为黑色的金刚持、身色为白色的大悲观音菩萨和身色为黄的妙音菩萨三尊神现身的地方,转山者因此将此地视为圣地。贡拉面对三怙主的崖畔,深深地叩首祭拜,他似乎已经忘记了紧跟着他的摄制组,而摄制组此刻正把镜头对准了他。


转山者除了庄严的祭拜,还要向大山敬奉供品。虔诚的转山牧人,将自己身上的饰品:珊瑚、玛瑙、珍珠、松石等毫不吝啬地供奉在大山的某处或者用酥油粘连在大山的岩壁上,以表达自己对大山的敬畏之情。


供奉饰品,看起来有一种挥金如土的潇洒和挥霍,其实,牧人们以路为家,游牧于天地之间,他们的一生与财富二字没有多大关系,只是因为天生的爱美之心,他们将一些牛羊兑换成了自己喜欢的饰品,因此,他们的所谓财富,除了牛羊,就是饰品―――如果置办了其它物品,还需要有个专门存放的地方,而只有饰品,可以缀挂在身上,随身携带。这些饰品,体积硕大,颜色艳丽,牧人将它们缀挂于身体和衣物的各处,突出,显眼。有人认为这是一种炫富行为,其实不然,这些饰品最大的作用,首先是牧人爱美之心的表达,其次,也就是对清贫的掩盖。


牧人一生清贫,没有多少饰品要供奉给大山,转山路上,只有少数几处在他们看来非常重要的地方,才有可能供奉上一些饰品,而更多的地方,他们把俯拾皆是的石头当成了供品。在他们看来,石头也和那些精美的饰品一样,首先是大山或者自然对人类的赐予,如今只是要心怀虔诚奉还给大山而已,因此,石头也被赋予了和那些饰品一样的精神价值。于是,在一些人供奉了珍贵的珊瑚、玛瑙、珍珠、松石的地方,更多的人把从地上信手捡起的石头恭敬地放在了那里。


对这样的供奉,大山也是愉悦的。那些道行高深的大德高僧替无语的大山这样解释了这种行为:与其供奉价值昂贵的饰品,这些石头更能够表达虔诚之心。因为,但凡是供奉了自己心爱之物的,心里总会有不舍之情,而石头,俯首可得,供奉时心里无私无欲,不会伤及内心的虔诚和笃信。


经了上述的解释和说法,牧民们在向大山供奉石头时,便也心安理得坦然潇洒。而这坚硬的石头,也被赋予了一种柔软的品性:它是牧人对大山的敬意,是那颗虔诚之心的外化表达。


贡拉口中念念有词,恭敬地磕了三个头,起身走到一处堆了无数石堆的地方,朝着石堆将一些小石子放在上面,他对同行的一个年轻人说,这叫“多乔布哇”,是在向阿尼玛卿山神行“祭供石头”之礼。


在贡拉的身前身后,许多转山者口诵六字真言,如贡拉一样把地上的小石子捡起来放在石堆上,而这石堆就是转山者们日积月累地堆起来的,在硕大一片沙砾地上,大小不一的石堆不计其数,已经形成相当的规模,堪称壮观。贡拉说,“祭供石头”,并不仅仅是向山神表达崇敬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一种善行,是为了给同道者修路——把通道上的石头捡到一边,让后来的转山者行走方便。


“供石”的最高境界,抑或说是以“供石”的方式表达虔诚的极致行为,当属嘛呢石的纹刻和碓垒:在石头上纹刻上经文,将刻满了经文的石头堆垒在一起,这便是石经墙。石经墙耸立在青藏高原的许多地方:在山麓,在水边,在一座古旧寺庙的一侧,宛若打开在天地之间的一本大书:石经墙都是仿照长条藏文经书的式样垒叠起来的,保持了纸质经书风格;书的封面、封底均由大型彩绘石板做成,不同的内容之间又以彩绘的石板隔开,宛若书中精美的插图。



3 财神与战神


从嚓那卡朵出发,阿尼玛卿转山之行就真正开始了,下一个地点是一眼泉水,据说这里是药王佛的圣址。泉眼众多,汩汩的泉水四处喷涌,在每一个泉眼处,都有一块石头,石头上纹刻着“利肝”、“明目”等字样,意指饮用了相对应的泉水,对这些病症具有疗效作用。转山到了这里的人们,争先恐后地饮用着这里的泉水,而一群僧人却没有加入这个行列,他们围坐在一起,高声地诵念者经文。贡拉恭敬地看着他们,他说,他们正在做道场,念的是《药王佛经》和一些祛邪除病的明咒,这是利益众生的善举。


转山者络绎不绝,像是一股无法停息的流水,盘绕在阿尼玛卿山间。


没走多远,他们来到了一处叫“卓玛本宗”的地方,卓玛本宗。意即供奉着十万度母女神的地方,这里独独长着一棵柏树,这棵柏树被称为“卓玛玉栋”,意思是度母女神的金玉神木,转山者到了这里,自然而然地诵念起了《度母颂》,在一处系挂经幡的地方,一些专门带着经幡而来的转山者,把印有《度母颂》的经幡系挂了起来,一时间,劲风激荡,彩色的经幡随风飘摇,刚刚系挂的经幡显得鲜亮夺目。


嗡——尊者圣救度母我顶礼!

礼敬达热奋迅母,

都达热者除怖畏,

都热救度施诸利,

梭哈字乃躬礼尊……

 

看着猎猎经幡,贡拉神色凝重,双手合十,也默默诵念起了《度母经》。


出发前,贡拉一行带上了足够的吃食:糌粑、手抓羊肉,还有一种食物,叫“得柔”,意思是小石子,其实是一种用青稞面或麦子面制作,指头尖大小,状如石子的油炸食品,这种食品由于携带、食用方便,不容易腐坏等原因,成为藏族农牧民出远门时的必备食品。他们离开圣址,在一片草地上坐下来——这是转山者必须遵循的一个规矩,吃饭或者夜宿,要离有圣址圣迹的地方稍远一些,以免人间的烟火之气熏染了神灵——很快就搭起了三石灶,煮熬起了浓酽的藏茶,就着茶水,吃起了携带的各种食物。


吃完饭,走过卓玛本宗,一座山崖遥遥在望。贡拉说这里叫“达却纽卡”,骏马垭口之意,马头明王的圣址。转山者到了这里,就要祈愿护法神护佑众生,特别是一些骑马而来的转山者,更是虔诚有加。因为在果洛草原的传说中,马头明王,是格萨尔王的坐骑“赤兔神骏”的转世,是马匹的守护神。藏族,打马游牧于青藏高原上的草原旷野,对马的情感十分笃深。《格萨尔王传》是诞生在青藏高原上的一部英雄史诗,作为一部描述冷兵器时代高原游牧民族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讨伐强敌,追求和平的鸿篇巨制,这部恢宏的史诗其实也是一部关于马的传奇故事,是一部关于骑手的颂歌。


这里还有一处用马头堆砌起来的拉则——原本是山顶路标,而被信奉万物有灵的藏族人视为神灵的居所,蒙古人谓之敖包。如今,拉则尚在,只是不见了那层层叠叠累加起来的马头。在拉则以东,一座雪山闪烁着寒光,据说它是阿尼玛卿山神的坐骑,曾带着阿尼玛卿周游世界,走遍南瞻部洲,威严地环视自己的疆域。五世达赖喇嘛洛桑嘉措曾专门撰写祈愿词,对这一雪山——阿尼玛卿的坐骑进行赞美和祭颂。转山者中骑马转山的人们到了这里,便弯腰下马,虔诚地走到拉则前,从自己坐骑的马鬃或者马尾处,拔下少许鬃毛尾毛,恭敬地系在拉则上,据说,这样可以赋予马以灵敏、快捷的脚力,带来马匹的繁衍兴旺。


太阳偏西,贡拉一行跟随络绎不绝的转山者完成了一天的工作。


第二天,当贡拉他们伴随着日出起了床,走出帐篷时,就看见不少转山者已经开始了自己的神圣之旅。草草吃了早饭,他们也出发了,不大一会儿他们就来到了一处圣址。


这里是一片秀美的所在。大大小小的湖泊,清澈明亮,形态各异,引来无数鸥鸟栖息在这里,鸟群中,丹顶鹤、野天鹅这样的珍禽也随处可见。喧响的鸟鸣打破了山野的寂静,振动的翅羽遮盖了半边天空,好一派热闹景象。而更为壮观的,是湖泊里自由游弋的鱼群。它们成群结队,拉帮结派,因为没有人为捕捞,这些鱼儿几乎天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显得胆大妄为。一条裸鲤肆无忌惮地跃出水面,炫耀一般把自己明晃晃的身子展示一番,继而跌入水中不见了踪影,引得鸥鸟群追不舍。


据说,这里有三百六十泓湖泊,每一泓湖泊都是圣水。


贡拉告诉大家,这是阿尼玛卿山神祭拜神灵的圣水——阿尼玛卿虽然是高高在上的创世之神,但他也需要祭拜神灵。在藏民族的想象里,这座高峻的山峰就像是草原上一个富裕且有一定威望的牧户人家,不会因为他拥有财富和地位而不去敬畏神灵。在大小湖泊之间,有一种细腻的沙土,自然成了阿尼玛卿制作供奉神灵的献食“朵玛”的面粉。湖泊自然是龙的处所,藏族视鱼类为龙族,因此,转山者到了这里,就要点燃起桑烟,祭拜龙族,祈求风调雨顺,人寿年丰。


这片秀美之地,也有一个秀美的名字——昂维秀黛,意思是仙鹤的翅羽。作别了鸟飞鱼跃的昂维秀黛,来到一处叫毛哇多哇的地方,地方虽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但却受到转山者的特别敬重,大家都有些疑惑。经贡拉解释,同行者才恍然大悟。原来这里便是藏族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苦修大师夏嘎·措周仁卓曾经修行的地方,他曾写过一篇赞美阿尼玛卿的谒文,文中详细描述了阿尼玛卿外观的壮美和内部陈设的富丽堂皇——藏族传说中,阿尼玛卿是一座宫殿。贡拉说,这篇谒文还描述了一段奇特的经历:夏嘎·措周仁卓和雄狮大王英雄格萨尔穿越时空在阿尼玛卿山间相见,夏嘎·措周仁卓站在地上,格萨尔显现在云中,他们相互问安,相谈甚欢。


昂维秀黛是曲什安河的发源地,从这里开始,这条清澈的溪流就一直陪伴着转山者,走了很远。


“下一处,便是财神赞巴拉的圣址!”离开毛哇多哇,走在转山的路上,贡拉指着前方说了这么一句。大家一听是关乎自己钱包的财神的居所,不由加快了步伐。

这处地方,叫突噶尔,有关这个地名,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取其本意——突噶尔一词,有关注在心之意,这里的人们认为,造福一方、与人幸福是阿尼玛卿大神最为关心的事,所以,这片能为人们赐福施财的财神之地,自然受到了阿尼玛卿的关注,所以叫突噶尔。另一种解释,认为这里是苯教之神一千五百突噶尔之福地,因此才有了这个地名。


这里有五块巨石,据说就是传说中的五种财神石。转山者到了这里,纷纷从地上捡起石头,放在这五块巨石上,行“祭供石头”之礼,在这里“祭供石头”,又多了一层含义,那就是祈福求财。有人还从这里捡了许多的小石子揣进了怀里,这些小石子是要系在自家牛羊身上的,据说这样可以让牛羊兴旺。


祭拜了财神,又要祭拜战神了。生活在草原旷野的广大牧人,虽然生活贫瘠,但曾经征战四方的先祖把英雄主义的思想以遗传的方式留给了他们,因此在他们的生活中,财神和战神是他们经常要祭拜的神灵。转山的下一个目的地,叫“喜玛芝德”意思是细砂堆成的粮堆,这个地名,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想象,形象地传达出了游牧民族特有的思想情感。站在喜玛芝德举目远眺,那一堆堆的砂土,还真像是打麦场上刚刚打碾好了的麦子或者青稞堆放在那里,浅黄透明的光泽,闪烁着粮食的质感。贡拉说,在久远的传说中,这里还是一处伏藏和掘藏之地——一些高僧大德或有识之士,将一些神奇的宝物或文字伏藏起来,等待一些具德有幸之人在他的后世或者更久远的将来将此掘藏,并破译其中的密码,使得一种思想或者一种信念得以继续传承,这就是伏藏和掘藏的意义。在藏区,这也是宗教传承的一种方式。格萨尔王的故事,也以这种方式得到流传,许多格萨尔说唱艺人,被称作掘藏艺人,就是以这种方式传唱史诗的传承者。


如今的转山者,来到这里的主要目的,却是供奉战神,因为这里还是藏区十三战神之一的“达突嘎布”战神的圣址,对他煨桑祭拜,可以拥有勇气和力量。


祭拜了战神达突嘎布,没走多远,便是多杰帕姆——金刚亥母的圣址。贡拉他们来到这里时,正有一群僧人做着道场,虔诚地诵念着《空行母颂》,这是这些红衣僧人献给金刚亥母的赞美诗。



4 阿尼玛卿的形象


又到了新的一天。


碧空如洗,风和日丽。温暖的天气令人惬意。远处的雪峰顶上,有一片白云轻轻飘拂,不动声色地改变着形状。一只野百灵忽然鸣唱起来,歌声清理明快,婉转动听,在这空旷之地,却也透出一种淡淡的孤寂来。野百灵就这样鸣唱着,看不到它的身影,只听到它的歌声。 贡拉不由抬起头了,目光循着百灵鸟的歌声搜寻着,却并没有看到什么,但却让他想到了一个话题——转山的行动,也让山里的生态和野生动物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的确,在转山仪式中,也包含了朴素的生态保护意识,蕴涵着敬畏自然、崇尚自然、尊崇造化、关爱生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等颇具人文关怀的生态观。比如,不准在神山周围采挖矿藏、捕猎野兽和采伐林木,甚至摘取几株花草。这些看似是宗教意义上的禁忌概念,却有着朴素的生态内涵。再说,转山原本就是一次肃穆的佛教仪式,作为提倡不杀生的佛教信仰者,在这样一种仪式中,自然而然恪守着不杀生的戒律,不但自己不杀,同时也让那些盗猎者远离了这里。如果那些盗猎分子胆敢到这里来,绝对无机可乘,因为,捍卫野生动物的生存,就是在捍卫自己的信仰。在藏族朴素的认知中,但凡阿尼玛卿山区的野生动物,那都是阿尼玛卿神山的家畜,威严强大的创世之神,自有它的奴仆和佣人,.时时看护和监视着它的家畜受到侵犯。


此刻,他们已经来到了“桂格钦冒”的所在。桂格钦冒,意即丝织大佛像,指的就是用来展佛的那种珍贵大型唐卡。当贡拉说出这个地名时,同行的几人左右顾盼,向四周看着,然后说:桂格钦冒在哪里啊?贡拉笑着,指着一出宛若横切出来一样光滑的巨崖说,那就是桂格钦冒。其实,在藏民族的认知中,自然世界到处都是五彩斑斓绮丽无比的,即便是在人迹罕至的荒漠,即便是在万物萧条的冬季,只是我们没有用心去看,用心去感受而已。据贡拉讲,这座光滑的崖面,每逢下雨变湿后,就会显示出不同的色彩,有线条,有色块,自然、鲜艳,就像是用巨大的画笔晕染出来一般。当地群众说,如果怀着一份虔诚之心仔细去看,那便是一幅高高悬挂着的“卓玛嘎毛”——白度母的巨型唐卡,“桂格钦冒”之名也由此而来。而传说还没有结束,在桂格钦冒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大门,这正是阿尼玛卿九层宫殿的宫门,也就是说,传说中那个金璧辉煌的阿尼玛卿王宫,就是从这里入口的!


一些转山者也走到了这里,他们却不急于去瞻仰桂格钦冒,而是先到一处山泉处,捧饮着泉水,洗涤着身体。这处清泉,据说是被白度母加持过的,饮用或者用这清澈的泉水洗涤伤痛之处,具有神奇的疗效。贡拉说,早先,这里有一块巨石,巨石之上有一个小小的眼,一股清泉从这石眼中喷涌而出,足足有五六米之高。如今可能转山者纷至沓来,加上气候变化水量减少等原因,这一神奇的现象已不复存在了。


与藏传佛教众多的神灵具有文静和忿怒两种形象一样,有着众多名号的创世之神阿尼玛卿同样也分文静和忿怒两种形象。在一处叫“卡擦巴奴”的地方,有一座小山,举目远眺,恰似一尊盘腿打坐的坐佛。当地传说,这是阿尼玛卿文静型的形象。众多转山者都在这里叩首行礼。方才那一队僧侣转山者也到了这里,他们一如既往又在这里围坐在一起,打起道场,齐声颂念着《大悲咒》。贡拉带着摄制组到了这里,朝着文静型阿尼玛卿行了礼,又朝着下一个目的地走去。


下一处圣址,名曰“格宁拉日”意思是众居士的神山,据说,这里便是阿尼玛卿神山作为俗人心目中最为普遍的形象——王者的形象,它岿然站立在这里,迎候着众多尚未出家,只在家里诵经念佛的居士们的拜谒。再往前行,便是“夏日拉则”了,夏日,意为鹿角,早先,这里有一处用白唇鹿的头骨和鹿角堆砌起来的拉则,当地人认为,这处拉则是一个长着鹿头的护法神的居所。如今,这里的鹿头鹿角已经不知所向,只有拉则和拉则的名字还在。遇到拉则就要祭拜,这是转山者起码的行为,转山者到了这里,自然要煨桑、磕头、抛洒风马……


再往前,出现了一个岩洞,岩洞附近的石头上,还有一个貌似脚印的痕迹。那位与阿尼玛卿息息相关的苦修大师夏嘎巴·措周仁卓又出现了,据说,这岩洞是他修行的禅房,而这脚印就是他使用法术留在石头上的圣迹。不远处又是一座岩洞,据说是吐蕃历史上那位刺杀了藏王朗达玛的剑客拉龙·贝吉多杰和藏戏的创始人、在西藏修成第一座铁桥的唐东杰布曾经修行过的地方,岩壁上留下了他们年复一年日积月累修行后的成果——脊背和头部的圣迹。对这三位大师级的人物,人们自然崇敬有加,转山者到了这里,依然虔诚地捡拾起地上的石子,郑重放在已经堆得很高的石堆上,行“祭供石头”之礼。一些富足的转山者,还把自己身上的珊瑚、玛瑙等珍贵饰物也留下来,供奉给自己心目中的神灵。



5 柔软的石头


太阳偏西,天气也没有午时那么热了,一股微风刮来,从身上拂过时还有几分凉意。贡拉招呼大家离开转山之路,他们找了一处背风的地方搭建帐篷。


夜晚就是随着呼啸的风声到来的。


帐篷虽然紧挨着崖壁,但还是不能躲过寒风。随着夜色的降临,风声更是显得肆无忌惮,似是要乘着黑夜,进行一场蓄谋已久的劫掠,不时拍打着帐篷的门帘啪啪作响。而围坐在帐篷里的人们,却对风的张狂视而不见。帐篷的正中,刚刚搭建的三石灶上,一团火苗燃烧着,似是一个妖冶的女子舞动着腰肢,这火苗就有了双重的作用:照明,取暖。火苗照亮了人们的脸膛,他们说笑着,把一只酒碗相互传递着,传递的方向依然是从左至右的顺时针——右绕的习俗,已经深深渗透的他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细微的情景之中。酒酣耳热之际,有人忽然唱起酒歌:


蓝蓝的天上搭帐篷,

帐篷就是那五彩的虹……


歌声嘹亮,传出帐篷,传向远方。


次日清晨,吃过早饭,贡拉对同行者说,今天要祭拜的圣址,你们要好好祭拜。是什么圣址?几位年轻人几乎是异口同声地问道。帕玛真朵。贡拉回答说。

帕玛真朵,意思是报恩父母石。这里有一座小小的佛塔,佛塔旁边有三块石头,一大两小。转山者走到这里,都要举行一个简单又神圣的仪式:将大石头背在背上,双手拿起两只小石头,绕着佛塔右转三圈,一边转一边默默颂念父母的名字。据说,经过了这个简单又神圣的仪式,此生就可以报答父母的恩情。所以,转山者到了这里,特别是那些年轻人到了这里,就有点激动。不大一会儿,这里就聚集了很多人。似乎是这仪式中所包含的神圣的力量使然,人们并没有拥挤、抢占,而是有顺序有规矩地排起长队,依次进入到这貌似游戏却十分庄重的仪式之中。人们相互帮助,让每个人心怀这样一个朴素而又伟大的夙愿,去完成这个仪式。


年轻人们都加入了这个仪式。贡拉站在一侧看着他们,心里忽然有了些哀伤:早逝的父母,他们从来没有埋怨过子女的不孝,但是哪一个父母,真正得到了子女对养育之恩的报答呢?仪式结束,贡拉告诉那些年轻人,并不是参加了这样一个仪式,就可以报答父母的恩情,而是这样一个仪式时时提醒你要报答父母的恩情。


离开帕玛真朵,心境却依然有一种激动和哀伤的情绪,似乎是应了这样的情绪,后面的几处圣址圣迹,也和父母亲缘有了些关系。一处小小的岩洞,叫阿尼桑姆禅房,据说是在印度负有盛名的瑜伽大师帕·丹巴之弟子,藏传佛教尼姑制的创始人玛久拉珍之转世,阿尼桑姆曾经修行过的地方。玛久拉珍作为藏传佛教史上写入史册的为数不多的女性,她的修为和他提出的能断修炼法影响极大,甚至还传入了佛教发源地的印度。玛久,意为唯一的母亲或独尊的母亲,可见她的追随者对她的敬仰,也可以预见她作为女性,在她的传承中所赋予的母性的柔情和力量。


这里有很多有关阿尼桑姆的圣迹,人们口诵《空行母礼赞》,表达崇敬之情,自然,还要行“祭供石头”之礼,这是转山之旅中一个朴素又崇高的祭拜方式。


往下,就到了“岗突曲果”,是一片汩汩流淌的清泉,据说有一百零八个泉眼,水中的矿物质使得水下的鹅卵石上结下了色彩艳丽的红锈,看上去很美。这里被转山者视为是龙宫所在地,是不能带着荤食来到这里的,以免让水族龙族受到污浊之气的熏染。人们把吃食留在头晚夜宿的地方,等祭拜了这一圣址,再绕道去带在身上。这种恭敬之情,宛若孝顺的子女面对威严的父母,这礼数是不能少也不能违的。


经过了七个昼夜,他们又回到了出发时的嚓那卡朵。贡拉回过头,深深地回望着来路,眼眸里有着恋恋不舍的神情。


如今,转山的人群中,加入了许多旅游人群和登山爱好者,当地官方也因势利导,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大力发展以转山为主题的旅游事业,提供服务和便利,取得了较好效果。因此,转山除了宗教意义,更多地又具有了一种休闲旅游的意味,多了些游山玩水的情趣,少了些对神山的敬畏和崇拜。

来源 ▍小众

转自 ▍西海人文地理


公众号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