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河南】泛舟伊河,春色正好,在龙门石窟与牡丹来场浪漫之旅

来源: 河南旅游新生活 | 时间:2018-04-12


         在刚过去的清明假期,人气龙门开启了欢乐畅游模式。龙门独具特色的伊阙美景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伊河沿岸更是成为了游客最喜爱的拍照地点。古老的伊河,不仅风景秀丽,也流淌着许多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龙门,去听一听关于伊河的故事吧。

     

       伊河,古称鸾水,发源于洛阳栾川县境内,流经嵩县、伊川,经龙门入洛阳,进偃师后与洛河交汇,称伊洛河,是黄河的重要支流之一。据历史记载,商朝宰相伊尹出生于伊河上游的嵩县,为了纪念伊尹,故将此河称为伊河,如今嵩县还有为纪念他而修建的伊尹祠。


       

 河流与文化总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千百年来,伊河滋润着洛阳这片土地,也见证着龙门石窟历史文化的辉煌壮美、璀璨绚烂。 

      自古以来交通要道多接近河道,龙门东、西两山的伊河峡谷地带便是古代洛阳通往南方的必经之路,从北魏孝文帝开凿龙门第一座石窟古阳洞开始,开窟造像的风气一直延续了数百年,潺潺的伊水一直见证着龙门石窟的发展和变迁。

        隋唐时期,由于大运河的通航,伊河水量增大,它除了承担着重要的漕运任务之外,许多文人墨客,比如唐代诗人白居易、李白、刘禹锡;宋代欧阳修等均选择从水路来到龙门石窟礼佛和游玩,也分别留下了赞美伊阙美景的诗篇,“一条秋水琉璃色,阔峡才容小舫回”、“朝发汝海东,暮栖龙门中”、“华林霜叶红晚霞,伊水清光碧玉秋”、“春溪渐生窗,演漾回舟小”。


伊河是一条文化之河、一条历史之河,它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的传奇和故事。


       距今4000多年以前,由于河洛地区是夏民族活动和兴国的中心,夏朝的第一个帝王大禹,常领导人民“疏川导滞”、“合通四海”、“尽力乎沟洫”,所以相传洛河、伊河也都是大禹疏浚开凿的。

        如今,在龙门石窟伊水岸边还有禹王池,泉水清澈,水温四季差异极小;泉水涌出处还有块石笋,高约3米,相传为大禹开凿龙门时使用的工具。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与僧友佛光同乘一叶扁舟,从洛阳城的建春门溯伊水悠悠而上,赶赴龙门香山寺游玩,二人一路低吟长啸,把酒论诗,引得岸上人纷纷驻足,传为一段佳话。

白居易钟情龙门山水,伊阙河道中有八节滩,礁石遍布,来往船只非常不便,公元844年,73岁的白居易拿出多年积蓄,组织人力治理八节滩。自此,八节滩从险滩变“坦途”,而伊河龙门段也成为了风景最亮丽的一段。


伊河不仅流传着众多的传奇和故事,在许多人心中,也都有一段伊河情节,翻开家中老照片,在龙门伊水河畔前的合影绝对是记忆深处的永久典藏。


        绿水青山,美丽龙门。

        如今的伊河清澈碧透,风光旖旎,是龙门石窟景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龙门山色”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为龙门石窟营造了美好的山水景观,水上游龙门也成为一条重要的观光路线。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乘坐游船于伊河之上,尽揽东西两山美景,看两岸山色葱茏、看伊水碧波荡漾、看石窟巍峨壮观。这样的美景,也唯有亲临才能体会。

        四月龙门,牡丹盛开,芳香四溢,小伙伴们快带上家人朋友来龙门吧,在赏花拜佛的同时,一起欣赏下伊河的美景,体验一下水上游龙门的乐趣~~

(文中部分照片来源于网络)

公众号相关信息

河南旅游新生活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