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运沈阳 | 首善之城之朱元璋后裔复兴的清代佛寺

来源: 沈阳市旅游委员会 | 时间:2018-04-04

版权所有:沈阳市旅游委员会  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转载使用

首善之城
朱元璋后裔复兴的清代佛寺

般若寺原为古庙,建于清康熙年间,最初修建者为古林禅师。这位大师颇有来头,本为朱元璋后裔,长沙人,早年在四川出家为僧。清初年间,被发配到了关外——沈阳。从他被发配到的地点是沈阳,而不是诸如宁古塔等地来看,古林禅师应该是没有做过什么触犯清廷的事,只是因为是朱族后人,令朝廷有所顾忌,才被发配关外,进入“流人”之列。

古林禅师不光名扬四海,而且才华横溢,他的语录曾载于《奉天志书》。在被流放初到沈阳时,古林禅师寄住在徽宗寺,作诗一首:


初至沈阳寄住徽宗寺

水边林下已多年,一旦移居到市廛。

夜半蒲团人静后,依然明月满霜天。

身披破衲一孤僧,历尽崎岖万里程。

举目遍观无蜀客,可怜肝胆向谁倾?


多年蜀地槛外之人,今天竟然到了这关外的一座小庙寄宿,身披残破的僧衣,孤身坐在蒲团上,看着子夜的明月霜天;万里征程后举目四望,皆为异乡之人,纵有一腔情怀,又能向谁诉说?古林禅师以朴实真挚的词句,袒露了自己初到沈阳的满腹愁绪。

即使在当时郁郁寡欢,古林禅师还是在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修建了值得后人铭记的古刹——般若寺。

般若寺坐北朝南,两进院落,现占地面积36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余平方米。前方天王殿三间,内塑四大天王、弥勒佛、韦驮像。天王殿两侧各有角门一个,入角门便是第一进院落,两侧为东西配殿,正北是大雄宝殿,殿内塑三世佛,两侧为十八罗汉(拓片),后为观世音、文殊、普贤三大菩萨画像。第二院落,有东西配房,正北是藏经楼。寺庙殿堂均为硬山式,青砖灰瓦,朱红地仗,檩枋彩画,古朴且典雅。

古林禅师圆寂后其后辈缺行持,不务正,弄得在地方上站不住脚,便把般若寺卖给了小北门外永安寺老和尚。老和尚后人名莲居,将庙让给一尼僧。尼僧死后,停灵于大殿,因无人住持,庙遂荒废,多年以来,鸽翎蝠粪,蛛网尘封,每有乞丐,时来时去,一度荒废。

直到1921年,倓虚法师和王朗川重修了寺庙。倓虚法师在这一年到沈阳万寿寺办学,正巧有位王朗川居士住在沈阳,经常到万寿寺听经,三年后,王郎川对佛学颇有心得,欲盖庙专门研究佛学。当时张作霖为巡阅使,杨麟阁在巡阅使府当总参议,杨麟阁的同学友赵荩臣和王朗川相识,二人谈起修庙弘扬佛法事,赵荩臣便想起大南关的般若寺荒废已久,无人修砌,现在应当保存古迹。后来由赵荩臣和杨麟阁见面,说明保存古庙、弘扬佛法、救正人心的意义,杨麟阁很以为然,相信佛法确实有益于社会人心,遂由其衙署下公事,命王朗川发起,重修了般若寺。

重修后的般若寺有前殿、山门、大殿;两边配房各五间。大殿后藏经楼上下五大间;僧房院宇也焕然一新。当时由倓虚法师做住持,王朗川以佛学会会长名义担任监修。

复兴般若寺诸事,由王朗川一手操办。而般若寺建成后,由倓虚法师在这里办佛学院、研究会。许多后来成为佛界名流的等慈、永寿、静远、彻广等人,都在这里听过经课。倓虚法师在沈阳几次讲经收入,都给庙里作了经费。这里面,便有杨宇霆所捐两千元、省长翟熙人所捐两千元。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般若寺的佛学院停办了,但寺庙还在,倓虚法师每次来沈阳讲经,大多都住在这里。

20世纪70年代末,般若寺经历了第三次重修,因1966年,般若寺和它的近邻慈恩寺、大佛寺一样,被红卫兵捣毁。后来,大南派出所入驻般若寺。“四人帮”倒台,拨乱反正开始,大南街道办事处为警察们腾出几间屋子,大南派出所从般若寺搬了出来。

1981年,有关部门拨款对般若寺进行大规模维修,经过三年建设基本完成,1983年,般若寺被国务院定为汉族地区佛教重点寺院。1984年10月13日(农历九月十九日),般若寺举行了隆重的开光典礼和建寺三百周年纪念活动。风风雨雨中,般若寺一直普渡慈航。

般若寺中的祖师堂位于寺庙的东院,建于康熙三十五年(1676),内曾埋有唐代面釉瓷坛,上绘绿叶红牡丹,内装创始人古林禅师的遗骨。

公众号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