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观点】冯刚:对全域旅游的一点认识

来源: 广东省旅游协会 | 时间:2017-09-22


冯刚

硕士研究生,高级会计师,具有丰富的大型综合度假区经营管理经验。现为港中旅(珠海)海泉湾有限公司总裁兼党委书记,广东省旅游协会候选副会长,广东温泉行业协会会长,珠海市旅游总会常务副会长,珠海市第九届人大代表。



2017/9/5

全域旅游发展座谈会

近日,在省旅游局召开的广东省旅游协会第五届换届筹备会议暨全域旅游发展座谈会,全省精英汇聚一堂,各路大咖真知灼见精彩纷呈!应广大旅游从业者要求,特刊发与会嘉宾、专家的精彩发言,以飨读者。



尊敬的曾局,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应会务组要求,让大家谈谈对“全域旅游”的认识,我就结合这几年的工作实践,汇报一些个人想法,不对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 对“全域旅游”的认识

  这两年 “全域旅游”的概念提的比较多,搜索相关的关键字就两个,一是“全域旅游”,这是高频词;第二个原来提得多,现在讲得少了,就是在传统旅游六要素的基础上,又提出新的旅游六要素:商、学、养、休、情、奇。“全域旅游”互联网上解读比较充分,从实践而言,我认为“全域旅游”四个字包含了两组词,“全域”和“旅游”。“旅游”是基础,“全域”是目标,最根本的是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形象的比喻它们的关系?阿基米德说过:你给我一个支点和一个足够长的杠杆,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旅游”就是这个支点,杠杆就是“全域”这个概念,“地球”就是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这就是三者之间的关系。

  关于新的旅游六要素——商、学、养、休、情、奇,是随着中国整个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旅游需求的提高,在传统“吃、住、行、游、购、娱”上质的提升。如果说“全域旅游”关注的是旅游宽度,那新的六要素关注的是旅游深度。宽度和深度结合起来,就构成了中国旅游全方位、立体化的发展格局,是不折不扣的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内在逻辑关系比较清楚。这是自己的粗浅理解,请大家多提意见和建议,共同探讨。

  “全域旅游”有什么意义呢?它对放大区域格局、统筹区域资源、拉动区域经济、激发区域活力、提升区域形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一场提质增效的攻坚战,而并非摊大饼、追求数量的突击战和大跃进;它不仅是对区域旅游资源的考验,更是对区域综合治理能力的考量,区域面貌、公共服务、市民素质等都会影响到全域旅游的品质。就说珠海海泉湾今年的暑期,每周末游客都是上万人,公安也来人、交警也来人,非常好,但是交通跟不上。游客从市里面过来,开车一个多小时,坐公交两个小时,线路也比较少,到了这儿怨声载道,玩完了,回去排队又坐不上车,虽然有公安交警维持秩序,但是那个场面让游客体验度很差。这算不算“全域旅游”?我认为这算“全域旅游”的一部分,但因为基础设施没跟上,带来了“全域旅游”口碑和品牌的损伤。现在市里面、区里面也很支持,看到了我们的增长势头迅猛,准备加开新的线路。

  所以我想对“全域旅游”提几点建议:

  1、循序渐进,保持定力,不忘初心。

  就是咱们别一讲“全域旅游”,全都一窝蜂地大干快上。现在一说“旅游小镇”,全都在搞,有的借3P模式,表面搞得如火如荼,实际已经走样。“小镇”真的也不是那么容易,“古兜小镇”沉淀了多少年?十年磨一剑;国外小镇的历史,动辄上百年甚至几百年,咱们几年就想搞一个小镇,有点急功近利。我们的初心是什么?是要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小镇,有文化、有生命力的小镇,这个不能忘。海泉湾二期4平方公里现在也准备干“滨海旅游温泉小镇”,我们就是本着要定位好、研究好、建设好的思路。

  2、“全域旅游”要因地制宜,分层实施。

  为什么呢?因为各省、市、县、区基础不一样,产品不一样,文化不一样,条件不一样,无需千篇一律,人云亦云。

  3、以点带面,圈层推进,从“局域”走向“全域”。

  旅游是慢功夫,大投入,低产出,谁也不愿意做。现实中大家都希望轻资产运营,但不花点钱整不出来像样的东西。所以要轻重资产并举。旅游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从“局域”走向“全域”。

  二、如何更好地体现广东全域旅游特色

  广东省旅游资源、自然资源禀赋非常不错,省、市旅游局做了大量的工作,看了刚拿到的《中国国家地理》特刊,听了曾颖如局长的介绍,省内旅游资源还是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的,前段时间,自己看到《广东省旅游局发的“十三五”旅游规划》草案,非常认同,组织大家学习。广东省要发挥特色旅游,首先要充分发挥资源的特色,如滨海特色、温泉特色;其次要紧抓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和港珠澳大桥通车的契机,紧紧围绕旅游的六要素,以“三步走”的战略推进广东省的全域旅游,展现广东特色。

  1、旅游全域,点状推进,实现区域间的均衡发展。

  刚才曾局讲到全省一百多个县市都在推进全域旅游,各地特色不一样,文化不一样,所以我们首先要请各市旅游局深挖当地旅游特色和文化,点状打造旅游精品,形成区域化的全域旅游,逐步解决区域间旅游业发展不均衡的局面。其次差异化、多元化、多层级化的旅游产品要呈现出,要百花齐放,像温泉、主题公园、休闲度假区、人文自然景区等,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毕竟消费者的需求也是有差异性的。

  2、全域旅游,打造标杆,协同发展。

  我觉得应该结合六要素,从省旅游局的角度来扶持一些标杆,各个市再推荐一些旅游标杆,把它们组合起来,形成广东省对外旅游的一个名片。借助市场的力量和政府的引导,让这些标杆相互打通,有效联动协同。

  3、构建广东国际旅游省,赋予“全域旅游”新的定位。

  广东省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毗邻港澳,我们能否把全域旅游的概念放大了,打造国际旅游省。海南有国际旅游岛了,广东搞个国际旅游省,给全域旅游赋予国际化这一新的内涵。那这个“全域”不仅仅是全领域、全行业,而是放眼整个地球,放眼整个世界看全域旅游。从这个方面而言,珠三角和长三角各具优势,珠三角优势更加突显,广东旅游作为排头兵,走在全国前列,具备了条件。站在这个高度推进全域旅游工作,对广东国际旅游大省和赋予全域旅游新的概念会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三、省政府应出台一些什么样的措施保障全域旅游的发展

  1、政策引导。

  国务院、国家旅游局都不断的出台刺激旅游的政策,但省上配套的不够。比如前一段时间,国务院出台了“休闲健康游”,各地政府理解、认识也不一样,配套政策有利于大家统一思想和行动。

  2、赋予权利。

  赋予谁权利呢?赋予广东省旅游局和各市旅游局的权利。责权利是匹配的,省、市旅游局去搞全域旅游,要给他相应的权利,只背负责任是不行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咱们全省的温泉行业,不管古兜也罢,碧水湾也罢,海泉湾也罢,大家时不时的从网评或者现场的游客接触中会遇到一个问题,你的温泉是真的吗?这不是真的还是假的?但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在广东省尤其在局部区域,存在着过度开采或无温泉资源的现象,那就有了造假嫌疑。我们省温泉协会也开了好几次会议,反复协调,但推进不下去,因为你约束不了当地政府招商引资、发展GDP,所以现在我们曲径通幽,在蔡涛秘书长的主导下,搞了温泉水质的检测评定,符合水质要求的就贴个标签,颁个牌,没颁牌的消费者就知道是真是假了。

  3、资金扶持。

  要打造全域旅游,要打造标杆的全域旅游企业或者地区,就要投入,单靠企业一己之力很难,政府拨些专项资金给省、市旅游局,或减免企业税费,都是不错的办法。

  以上不对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海泉湾 冯刚

2017年9月5日

公众号相关信息